新华财经杭州5月29日电(记者吕昂)航运承担着8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量,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面对气候变化加剧等挑战,绿色转型当前已成为全球港口与航运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全球港航业“绿色变革”迫在眉睫,亟待通过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结构优化、智能应用等举措来促进全行业加速脱碳进程,以绿色实践推进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深刻的绿色变革。今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达成重要协议,通过“J9”碳信用交易和燃料标准两级机制,设立了全球首个单一行业碳价机制,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将使全球航运业有望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据业界不完全统计,若不采取有效减排措施,到2050年航运业碳排放量较2008年可能增加50%至250%。“绿色转型已经是非转不可的必答题。”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表示,港航业如不加速转型,将会面临重大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正如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已将航运纳入全覆盖范围,未来绿色通行证将成为国际航运准入门槛的门票。
在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司司长海珂·德吉姆看来,港口不仅仅是被动的门户,更是绿色航运的积极推动者,“通过投资基础设施、采取智能技术并与全球气候目标保持一致,港口显著加速了航运业向低碳转型。提升港口的环境绩效,将为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在此背景下,上海、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已率先行动:上海提出“双过百万”的绿色转型方案,即保税LNG加注能力达到百万立方米级,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达到百万吨级;香港发布行动纲领,将于2030年为使用液化天然气、绿色甲醇等绿色燃料驱动的远洋船舶,提供每年超过60次加注服务,以及超过20万吨的绿色船用燃料。
在浙江,凭借宁波舟山港规模优势、全国领先的绿色船舶燃料加注网络,已成为航运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据悉,宁波舟山港率先布局LNG加注、专业码头岸电全覆盖、新能源船舶试点,探索氢能等零碳燃料应用。今年以来,穿山、梅山两大“千万箱级”码头实现B24生物燃料油、保税LNG等清洁能源常态化加注,并完成全国港口企业首单欧盟碳配额交易。
“港口在国际航运脱碳进程中扮演着关键且多面的角色,不但承担着物流枢纽的功能,还将通过基础设施监管和创新助力更清洁的航运发展。”海珂·德吉姆表示。
业界认为,聚焦绿色转型发展,构建港航业发展新生态,亟待强化业界合作。“脱碳大势已成,但绝非一家之力可成,需要政策引导、技术突破、资本联动与全产业链协同。”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总经理朱苗表示。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建议,业界要持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的绿色升级,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在港口装卸、运输设备中的应用,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动力体系;要加强科技攻关,切实解决在技术成熟度、可获得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法规标准完善性等方面存在的产业转化应用等难题;要优化运输结构,加大力度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特别是集装箱的铁水联运,提升港口绿色集疏运水平;要强化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积极推动共建绿色航运走廊。
围绕业界共享合作,在徐祖远看来,一方面应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共同体,推动港口航运企业与能源巨头、科研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聚焦氢、氨等船舶燃料以及碳捕集等技术难关,如宁波可联合新加坡、鹿特丹等国际港口建立全球绿色航运技术标准联盟,让中国方案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另一方面,要打造数字生态协同网络,突破数据孤岛,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港航大数据枢纽,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港口作业、船舶调度、海关查验等全流程上链,推动无纸化贸易,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全球航运规则,实现资源精准匹配与能耗的最优解。
本届论坛期间,宁波舟山港分别与欧洲三大枢纽港——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和西班牙瓦伦西亚港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计划建设三条绿色航运走廊,助推中欧港口深化低碳合作。宁波舟山港也由此成为国内拥有在建绿色航运走廊数量最多的枢纽港。
根据协议,宁波舟山港将分别对接三大港口,联合航运公司、货主、能源供应方、智库机构等参与利益相关方围绕岸电建设使用、集疏运结构优化、再生能源应用、清洁燃料加注等方面开展联合行动,以推动在商定的集装箱码头之间,沿着有条件、有意愿的航运公司所设置的班轮航线,建设从一个港口码头闸口到另一个港口码头闸口的绿色航运走廊,推动两港间实现海运净零排放,共同加快推进海运业脱碳。
据介绍,作为国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领跑者之一,宁波舟山港近年来持续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不仅建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落地浙江首个“绿电码头”,还投用国内首艘LNG柴油双料拖轮和油电并联式混合动力全回旋拖轮等环保设备,港区集卡与流动机械规模领先。目前,宁波舟山港域已实现码头泊位(除液体化工泊位)岸电全覆盖,年岸电使用量超2000万千瓦时。
业界认为,绿色航运走廊模式以航运减排为核心抓手,通过全球港口、航运企业及政府多方协作,在特定航线上推广零碳技术、清洁燃料和智能管理,将有效助力国际港航业共同应对减排挑战,推动实现全球航运净零排放目标。